Sunday, December 25, 2016

Sunday, June 05, 2016

追随圣贤的脚步

~关于悟道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悟道?
学易读书会里提到真如本性,自性心,

中华老祖宗对心有3种解释:

1)器官心,主身体的血脉运转,
新陈代谢,叫心脏心;


2)由脑脏的运作,主导思考能力,
情绪控制等等,叫意识心;


3)自性心,就是人的真如本性,
易经把这叫太极,作用之大不可思议。

儿童启蒙教育,
已经开始不再那么以学术成绩为重点,
反而越来越着重所谓的创造力。

许多的研究也说,
电子化时代,所谓电脑,平的, 扁的,
电话,电视, 儿童接触的太多,
会散失这些原本就有的创造力。

这里所指的“创造力”,
多多少少就是自性心的一部分,
当然,自性心应该是更强大的。

“性相近,习相远”,
这里的性,就是真如本性,
但因为成长过程种养成的种种习性,
好的,坏的,让大家变得“远” 了,
远离了真如本性。

现代人追名逐利,忙进忙出,
连意识心都模糊了,更别提自性心了。

把自性心找回来,是一个很大的目标。
那么,要如何找回这失去的自性心呢?

下面是上了学易读书会后,我的一些想法。
(不一定是对的。)

(一) 相信圣贤的道理。这点很重要。
如果觉得圣贤的道理不对,
那只有一个可能,自己理解错误。

(二) 圣贤都是开悟的人,都已经明白了道理。
这道理只有一个,也就是说,
圣贤所明白的道理都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万象的道理。 (太极很抽象。)

(三) 圣贤的道理,不一定一点就能明白,
就算圣人亲自来教,我们也未必就能懂。
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修”,
就是遵循圣人的方法去做,
通过行动,去感悟圣贤要我们明白,
但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
这个就是“悟”。
(我本以为悟,是多思考,但显然不对)。

读易简说里提到的“寂然无为”,
在 《系传》里 :
“易无思也,无为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易的道理就在那,它什么都没做,也没动,
我们要去感应它。

注意到的是那个“感”字,
感里有个“心”字,要用心去感觉,
这就不只是思考罢了,思考是用脑。

只是坐在那用功读书思考,
很难有所悟,因为不会有太多的感觉,
顶多就是胡思乱想,心浮气躁。

要“悟”, 就得有行动。
通过真正的行动,去体会,去感觉,
然后才可能“恍然大悟”。

要不,就算读多一百遍行善,为善,
但没去做,又如何能领会一切以善为本的意义。

这样理解,就不会因为暂时悟不通而气馁,
现在不行,只因为时机不对,体会不够,
那就继续通过行动去一点一滴的体会,
也许某一天,就忽然顿悟了。

(四) 既然圣贤所明白的道理都是同一个道理,
那么就无所谓修哪一位圣人的道理,
周文王也好,孔孟也好,老庄也好,佛法也好,
每一位都是一套完整的系统,
只是方式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法通万法通。

这一点对我们“现代人”很重要。
我们都日理万机,时间非常有限,
不可能都读,这里读一点,那里读一点,
就无法完整的体会整套系统。

读孔子时想看老子,
读老子时又想看看佛家怎么说,
反而变成杂念。

易经是群经之首,以易经为本,
用儒家的方式去付诸于行动,
然后去体会,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方式。

儒家以人为本,对现代人来说,比较实际。

人有时候会心烦,只因为没有一个“不易”的原则,
遇事做决定,常跟着当下的心情反反复复,
搞到自己心烦意乱。

但是如果能够以儒家的大原则来待人处事,
所做的决定就有个不变的参考,
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反复了。

Sunday, May 08, 2016

《易经》 随笔。 Code God

关于周易筮仪七种解卦的体例里,
(参考《易学》 笔记 6)
最后一个rules是
六爻皆变,如得乾坤卦,
就用该卦的“用九”,或“用六” 来解 。

我在看易经时常把它当成一个系统来看(职业病)。
虽然只是初初学,只学了乾坤两个卦,
但单单看这两个卦的卦辞爻辞的解释,
上卦下卦,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也已经开始觉得周文王父子,
实在把整个系统想得太完美了(赞叹)。

比如,乾卦里的初九,潛龍勿用,
为什么叫潜龙?
因为初爻和二爻代表地,
初爻在地的下面,所以是“潜”。

又,为什么二爻和五爻,
通常是最好的位值,
因为二爻和五爻都在上卦和下卦中间,
面对什么事,都不会马上受到冲击。

还有啊,
为什么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三九四,是天地人里,人的位置,
九三,刚刚冒出头,距离天,还有一段距离,
这当然要小心翼翼,終日乾乾了。

周文王若生在现代,
一定是系统高手,
一定是一个"Code God" (高手中的高手)

之前在看乾坤二卦时,
看到用九和用六,
觉得为什么这两个卦,
多出这个看起来不是很consistent 的部分,
只有爻辞却没有爻象。
后来才知道这两个用九用六,
在解卦时有特别的用法。

这里就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在编写程序的时,
会把一个大系统分好几个单独的module,
比如有 module 1 和 module 2,。
开发完 module1, 就继续 module 2。
有时候在编写module 2 时,
才发觉module 1 漏掉了一些function,
所以就回到module 1把它加进去。

放到易经来看,
这module 1 就好比是64 卦的卦辞爻辞,
周易筮仪就是module 2。

周文王是一开始在写卦辞爻辞的时候,
就早早想到用九用六,把它写了进去,
还是在开发周易筮仪,
解卦的时候才想到要加用九用六,
后来才加上去的呢 ?
(所以看起来好像和其他62 个卦不consistent)

我还没找到答案。 你说呢?

Saturday, May 07, 2016

《易学》 笔记 6





(我还有一个河图,洛书的笔记,
就先跳过去,先讲扑卦,占卦。
这个比较吸引人。哈。)

在看易经的时候, 有时会觉得,
学这些卦干嘛?
比较直接的答案,
当然是用它来占卦啦,还用得着说。

但认真想想,答案当然不是这样。
占卦,只是学易经的一些bonus。
易经里的道理,就算不用来占卦,
也很有用的。

拿乾坤两卦来讲,(我只读了这两个卦,哈)
乾卦里的道理,可以把它用在人生规划上,
也可以把它用在事业上,
里头讲的,都是一些很好的道理。
坤卦呢,教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老二。

还有啊,易经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
生活里到处都可以用,
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顺境里居安思危,
处处充满这正能量。
(友人听我讲阴阳,已经快给我逼疯了)

好了,回到占卦。
Officially 这叫《周易筮仪》。
先申明,求卦容易,断卦难。

先让我婆妈多几句,
对于占卦,易经学者,傅佩荣教授提到三不,
(1) 不诚不占,
别抱着玩玩的态度占卦,占到什么卦,
就用那个卦来解读,你不能说这个卦不好,
不算,再来一次。

(站在易经的角度,
没有所谓的好卦,坏卦,
阴阳吉凶是永远一起的,老子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坏事可能引发好事,好事可能也会变坏事。)

(2)不义不占,
不义的事情,也别占,易经是充满正气的,
别用他来打坏主意,做哪些不法勾当。

(3)不疑不占。
能用理智来决定的事,也不必占卦。
理智上想清楚了,分析好了,还是左右为难,
无法做个决定,才占个卦,搜集多一点资讯,
避免盲点或感情用事,
用卦来客观的看事情,做决定。

世人都希望拥有预知的能力,
很久久以前,人们用龟壳来占卦,
把要决定的事,刻在龟壳两边,然后用火烤,
那一边先裂掉了,就做那个决定。
这样的占卦方式,对乌龟来说,是一大浩劫。

周文王在坐牢的那几年里,
开发出一套更好的占卦方法,
不用龟壳,那太残忍了,改用蓍草,
(传说这蓍草每一百年才长一寸)
用五十根蓍草,配合数学的方式,求卦。

下面就来看如何求卦。
找50 根竹筷,或50 根satay 枝也行。

Step 1 :
从50枝竹筷策里抽出一枝,
代表太极,放在一旁。

Step 2 :
从中间把这竹筷随意的分成左右两组。

Step 3 :
从右边那一组取出一根,夹在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

Step 4 :
把右边剩下的竹筷,以每四枝一组的分出来,
最后剩下的可能是4,3,2,1,就把这剩的几根,
夹在左手中指跟是指之间。
(四个一组分出来的那些把它放一旁去,
step5 之后有用)

Step 5 :
左边的那一组,用四枝一组的分出来,
最后剩下的可能是4,3,2,1,
连同刚才夹在左手的竹筷,放到太极旁边去。
四个一组分出来的那些,就连同Step 4里的那一堆,
重复Step 2 ~ 5 多两遍。

最后一遍时把Step5和Step 4 剩下的竹筷加一起,
算算共有多少对四个一组的。
(注,易经里的阴阳,可更仔细的分为,
老阳,少阳,老阴,少阴。)
可能性是:
9组(老阳),8组(少阴),7组(少阳)或6组(老阴)。
这第一爻就出现了。在白纸上画上这一爻。
如果是老阳或老阴,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重复以上的步骤六次,一个卦就出来了。
(记得,卦爻是从下往上画的)

看这里吧,我自己看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从第11分钟开始。

这个出现的卦,叫本卦。
本卦解的是当下的情况。
本卦之外,还有:
1) 变卦 :
把老阳变成阴爻,把老阴变成阳爻,
产生一个新的卦。用这个卦,解事情的结果。
(平时常听到的变卦变卦,就是这里来的)

2)错卦 :
把本卦里全部的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
产生一个新的卦。用这个卦,解从外面看这件事情。
(这个我还不明白)

3)综卦:
把本卦里的上卦变下卦,下卦变上卦,
产生一个新的卦。用这个卦,解事情的整体。
(这个我还不明白)

4)互卦:
用本卦里的2,3,4爻当下卦,再用5,4,3 爻当上卦,
产生一个新的卦。用这个卦,解事情的过程。

如何解卦,就需要靠易经里的卦辞,爻辞。
什么时候该看卦辞,什么时候该看爻辞,
又该看哪一个爻辞呢?
这里还有一些rules,
1) 无一爻动(没有任何一个爻是老阳或老阴)
就用本卦的卦辞来占。比如,如果得到的卦是乾卦,
就用“元,亨,利,贞”来解。

2) 一爻动(只有一个老阴或老阳)
用本卦里那个爻的爻辞来解。

3)二爻动,两个可能性,
一个老阴,一老阳 : 用本卦动爻里的阴爻的爻辞来解。
两个都是老阳或老阴 : 用本卦动爻里上面的爻辞来解。

4) 三爻动
用中间动爻的爻辞来解。

5) 四爻动
用动爻下面的静爻爻辞来解。

6)五爻动
用本卦里静爻的爻辞来解。

7)六爻全动
如果本卦不是乾卦或坤卦,用错卦(之卦)的卦辞来解。

8)又六爻皆变
如果得到的是乾卦,用“用九”来解,
如果得到的是坤卦,用“用六”来解,
(现在知道为什么乾坤卦各有一个用九和用六了吧)

(我在想,是先有用九用六,才有rules No8,
还是因为要有rules No8, 才加上用九用六。
周文王是一开始就想到了这可可能性,
所以在乾坤两个卦里早早就加了用九,用六,
还是在开发这套占卦方法时,发觉这个特别的情况,
才在乾坤卦里加上用九,用六。)




周文王应该是数学奇才,这占卦的背后,
隐藏着或然率。
用周文王的方法,
得到老阳的或然率为3/16,
得到少阳的或然率为7/16,
得到老阴的或然率为1/16,
得到少阴的或然率为5/16,

阳的整体或然率高于阴,
这个符合阳是成长,生生不息的自然定律。
少阳的或然率又多过老阳,这个也合理,
要不,物极必反,阳去到尽了变阴,
最后又变成阴多过阳,违反了永续成长的规律。
不得不佩服周文王,这样都想得出来。

最后,
占卦的问题,要问得有技巧。
比如,你同时拿到两间公司的应聘信,
(或同时有两个男人向你求婚,不知该嫁个谁)
你分析完后,觉得两间公司都好,不知道要去那一间
(两个都好,不知该嫁给谁)。
你要用易经来帮你个忙,做个决定。
如果你问,“我该到公司A或公司B呢?”
这样的问题,易经可没办法。
把问题改成“我到公司A,会如何”, 然后占个卦,
再问“到公司B又如何”, 占个卦,
然后比较结果,做个决定。

好了,现在可以为sarawak 选举来占个卦了。
问题该怎么问呢?
你自己想想吧。

这笔记,就到这。

Monday, May 02, 2016

《易学》 笔记 5







学易初初班,只讲两个卦,乾卦和坤卦。
易经的“入门”卦,了解这两个卦,
后面的62个卦,都是从这两个卦演变而来的。

今天的笔记,就是易经的第二卦,

卦名 : 坤。
卦辞 : 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爻辞 : (由下往上)
.... 初六,履霜,堅冰至。
....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 六五,黃裳,元吉。
....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 用六,利永貞。

乾卦讲的是主动力,领导者,
坤卦讲的,则是配合,追随者。
放在人事上来看,就是,
有时候你是老大,有时候你是老二,
(面对你的老板,你是老二,
面对你的下属,你是老大)
主角和配角的位子不是固定的,
但主角或配角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当你是主角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当你是配角的时候,你又该如何扮演一个好的配角。

这坤卦,讲的就是如何去配合,
组成一个乾坤绝配的关系,
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老二哲学”。

先讲讲卦辞,
第一句,“元,亨,利牝馬之貞。”
之前提到,只有乾坤这俩个卦的卦辞里,
会同时出现元,亨,利,貞这四个字,
坤卦里贞之前加了“牝馬”,
就是特别强调“贞”这个字。

牝(读兵)馬是母马,柔顺而刚健,
在马的世界里,母马认定了一只公马,
就会一生跟随,尽管马老公还是到处拈花惹草,
母马始终是忠贞不二的。
(这是动物界的规律,
由不得我们用人的道德观点来看。)

易经在这里,就取母马为象征。
柔順、謙卑能夠吃苦耐勞,堅貞而專一。
搭配乾卦里的龙,所以说,龙马精神。

第二句,“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君子要去什么地方,如果抢快走在前面,
就会迷路,但是如果跟随在后,
反而可以得到主人的指引。

我的理解是:
作老二的不能强行出头。
只有追随在后,才能有得到指引的好处(得主利),
才能维持老大老二的关系(得主),
要不,老大看你那么爱抢风头,一脚就把你踢走。

第三句,“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朋,朋友的朋,同類、同道。
西南是阴方,对坤来说是同类,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东北是阳方,坤虽然离开同类(喪是离开,失去,不是死掉啦),
但可以找到主人。这都是好事。
.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就好比还没结婚的女子,
和同是单身的女孩子们一起(得朋),
过着的是单身的生活。
后来结婚了组织家庭,
虽然离开了那群单身女子的圈子(喪朋),
转换身份,变人妻,人母,
这也是很好的事。

接下来大略的讲讲爻辞。
(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很详细的解释。)

“初六,履霜,堅冰至。”
踩到霜就可以预见寒冬即将来临,
这是自然的规律,应该做好准备。
要做好配合的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警觉性,
预先做好准备。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二爻是下卦中间的爻,也是阴的位子,
所以最具代表全卦之爻。
“直”代表真诚,支持领导者,没有二心。
“方”代表方正,就是意志坚定,不动摇。
“大”代表宽容,肚量大,不理会其他人的批评,避免内斗。
坤代表地,二爻描述的就是“地道”的本性。
地道的本性,就是配合天。
不习无不利,不学,就不会有什么坏处。
(什么道理?这句还不明白,以后再研究)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六三是下卦的最上面,必须待时而动。
含,表示内敛,深藏不露。
或,代表疑惑,可能性。
要时时保持怀疑的态度,
即使是自己驾轻就熟的事,也可能充满变数。
深藏不露,小心翼翼的把事情做完了。
无论多大成绩,都不可以争功劳,
只有明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份,
才可以把事情做的有始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六四开始进入上卦,第四爻通常都是最关键的。
括囊, 口袋,口要小,袋子要大,
才能装很多东西又不掉出来。
越往上走,处境就越艰难。
到了这个位置,应该非常收敛,
听多少说。别说假话,也别全说出来,
只说适当的话。
(逢人只说三分话,
这里的三分,指多层次的意思。)
处在这个位子,能做到无咎(大过失),
已经就很好了,不可能会有什么称誉。

“六五,黃裳,元吉。”
黄色,是最能跟任何颜色搭配的颜色。
裳,下身的衣服,黄色的下衣,
不管上身穿什么颜色,都能配搭。
在这里,指能做到协调,配合,
协助老板(六九)飞龙在天,
但却有不会引起老板的猜疑。
这是老二哲学的最高境界。
(安华如果懂易经,当年就不会让老马觉得受威胁,
而下重手将他除去。)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上六是坤卦的最后一爻,
因六爻都是阴的,所以阳气旺盛, 龙就出现了。
(记得,阴爻多的属于阳卦,阳爻多的则是阴卦)
上六的龙和上九的龙在郊野作战。
(龙战于野对亢龙有悔)
玄代表天色,黄代表地的颜色,血代表受伤。
在这里表示阴爻在让位之前的挣扎。
第六爻是结束,只有变化才能找到出路。
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份苛求。

乾卦在六爻之外,多了一条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坤卦也有一条用六,“利永貞。”
意思是坚持到底,从一而终,全力配合。
完美的老二哲学。

坤卦的笔记,就到这。





Sunday, April 24, 2016

《易经》 随笔。走火入魔篇

古人说: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这几个周末,
一偷得半日闲我就翻,听,看有关《易经》的资料。
常常一看,就忘了时间,忘了吃饭,忘了洗碗,
把两个小瓜放一旁,让他们自得其乐。

老婆忽然问:
“其他人学易,可有如你这般,像是走火入魔?”

说实在的,这部易经,
几乎把我今年的读书计划都打乱了,
其他的书统统摆一边去。

为什么会如此着迷,实也说不上来。
大概因为许多我们常听到的话,比如,
“变卦”,“七上八下”,“天渊之别”,
“物极必反”,“一而再,再而三”,“无三不成理”,
统统和易经有关联。
那感觉,像是大家的生活里,
到处都有易经的道理,但我们都不知道。

这部经里实在有太多的哲理,
有点巴不得把它给弄清楚。

但那有那么简单啊。
很多研究易经大半辈子的人,
到最后,都还觉得自己只是个初学者。

想想,有时候挺羡慕古人的,
古人能够翻书翻到春天过去了都还不知道,
那是因为他们有时间。

我们现代人为三餐,为生活忙得很,
能够翻它一个晚上到天亮,已经很不错,
再翻下去,project 就要delay 了。

孔子说,“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再给他个五年十年的时间研究易经,
那人生就不会有什么大过失了。
连孔子都要五年十年的时间,
我这个现代人,那去找那么多时间啊。

以前觉得,如果我生在古代,
没有互联网,可要闷死。
只因为那时候,我还不认识《易经》。

现在呢,想想看,
可以“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这是多么悠闲快乐的事啊。

生错时代乎?

Saturday, April 23, 2016

《易学》 笔记 4


这笔记摸了三个周末,越来越难搞。
文言文里几个字,解释出来可要一大段白话文。
每一个字都能咀嚼出一大段道理,
如果现在还流行文言文,
中文书,报纸,杂志,统统薄薄的,
全世界可能可以少砍许多树。

~~~~~~~~~~~~~~

易经第一卦,
卦名 : 乾。
卦辞 : 乾。元,亨,利,贞。
爻辞 : (由下往上)
.... 初九,潛龍勿用。
....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上九,亢龍有悔。
....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卦辞,爻辞,网上有许多很好的解释,
这里就只做一个简单笔记好了。

解易经的卦,有一些基本的steps.
首先看卦象,就是那六条线,
然后就是卦名,卦辞,爻辞。

易经的这第一个卦,和第二个“坤”卦,
是进入整部易经的大门,
孔老夫子的《十翼》,就特别为这两个卦,
各写了一篇叫“文言”的文章,
巨细靡遗的解释每一个爻的意思。
孔子的想法,大概是,如果能够把这两个卦了解的透彻,
举一反三,其他62个卦自能融会贯通了。

先看卦辞:乾。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基本上指事情发展的四个阶段,
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元,开始的意思,万物由此创始,
像过年时常听到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亨,亨通,通达,表示生长。
万物形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通顺畅达。

利,万物变迁运行,对一切都有利而和谐。

贞,坚持之意。

元亨利贞,就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不断。
也可比喻事情的发展,比如做一个project,
从开始构思,到付诸于行动,在行动中有所进展,
坚持下去到结束,然后又开始另一个project。

元亨利贞这几个字,
几乎出现在整部易经的所有卦辞里,
足以显示其重要性。

顺带一提,元亨利贞,是易经里的“四德”,
易经里的象,数,理,气,称为“四课”,
易经的“四象”为吉,凶,悔,吝。

接下来看乾卦的爻辞,
这好像看到《降龙十八掌》,
第一式 亢龙有悔,第二式 飞龙在天
第三式 见龙在田,第五式 潜龙勿用
第八式 或跃在渊。 扯远了。

记得,是从最下面的爻往上看。
初九,潛龍勿用。
之前几篇提到,
初爻和二爻代表地,
三爻和四爻代表人,
五爻和上爻代表天。
初九,在地的最下面,犹如在深渊之中,
所以称之为“潜龙”,在这个阶段,
先不急于表现,而应该是潜伏着,等待时机。

用在职场上,可以是比如刚加入一间公司,
先别急于求表现,而应当观察观察,同时好好准备,
等待机会。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二爻是地的上面,表示已经有所表现,才华受到注意。
这时候如果遇见大人,将非常有利,可以有所进步。
大人,应该可以指有权力做决定的人,
the boss, the decision maker,
像我们看戏常听到的,“救命啊大人。”,“饶命啊大人”,
这大人,是能救命的。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第三爻的位置,正好是下爻的边沿,
下一步会如何,难说得很。

在职场上,初九潜伏着的时候没人知道你的厉害,
九二表现了以后,上了位,立刻对他人产生威胁,
所以更应该日夜勤奋不休,同时小心警惕,
别犯什么大的过错。

这里提到君子,君子的定义是什么?
在这学易读书会里,君子被定义为:
(1) 有学问的人
(2) 有修养的人
(3) 有道德的人
(4) 立志,做有利于大家的事的人。
(5) 力行,说到做到的人。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九四是个犹豫不定的位置,它不是在天的位子(五爻,上爻),
也不是在地的位子(初爻,二爻),
它只是刚刚从下卦跑去上卦,
处在一种是要往上跃,还是维持在深渊的过渡性姿态,
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等待时机,就不会有大灾难。
时机对了,一跃而上,到天位,
犹如鱼跃龙门,身价百倍。
当然,跳不过,就只能坠入万丈深渊。
所以成语说“天渊之别”。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五进入天的位置,在上爻的中间,
而且五又是阳位,叫当位,这是最好的位置了。
“九五至尊”,这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大人,在这里,也可以指贤臣,
所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在这位子的人本身就是个好老板,
自然能吸引到一批同样有能力的人,
共创一番大事业。
人生,一辈子的努力,就是要到九五的位置。

上九,亢龍有悔。
亢龙相对于潜龙,是两个极端,
易经讲物极必反,龙到了这个境界,再继续已无去路,
开始后悔。
这“悔” 应该还有很多的解释,
以后再慢慢把它找出来。

这些是乾卦六爻的基本概念。

乾卦和坤卦,还有一个特别的爻,
乾卦的“用九” 和坤卦的“用六”。
“用九” 和 “用六”, 只有爻辞,而没有爻象,
通称为“乾坤二用”。

“用九”的爻辞,見群龍无首,吉。
学易之前,我以为“群龍无首”是坏事,
哪知,在易经里,竟然是“吉”。
为什么群龍无首是吉呢?

看易经,字面上看到的只是答案,
隐藏在背后的理由才是重点。
“群龍无首, 吉”,
用很白的话讲,就是当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
不需要谁做老大,这是好事。
用灰一点的话讲,就是,从初九到上九的这九条龙,
所在的处境,阶段都不同,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只有一个方法,
所以,没有谁是最重要,都一样重要。

以上,只是乾卦,卦辞,爻辞的部分。
后面还有彖传,象传,文言,
这些还需要慢慢咀嚼,关于乾卦的笔记,
就写到这里。




《易经》 随笔。因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昨天的学易读书会,
在坤卦的文言里提到了因果。

关于因果,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为善为恶,通常是指对他人的行为,
(一般人都不会对自己为恶吧)。

为善,有无善报,倒也无所谓,
反正是善事,做了,心安理得,
也没什么好挂怀的。
(心安理得本身就已经是善报了)

为恶,当然要有恶报,
至少,当你没做什么善事时,也别干坏事,
这样才能有警惕的作用。

后面那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应该是一个延伸,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尤其是当看到干尽坏事的人还是好生生的活着,
这一句至少让大家心里有点平衡。

恶报善报,什么时候来,总得有个交代,
要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只是个空头支票。

注1)儒家的因果是从易经来的,
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
佛家的因果,则是讲本身的三世,
即前生,今生,来世。

所以儒家,佛家里,
祖宗,本身,子孙;前生,今生,来世,
就是这张支票的日期, 所谓的时辰也。

善有善报,
祖宗积德,前生做了善事,
这辈子或子孙来世“坐享其成”,
那就心存感激,可以的话,继续行善吧,
就算子孙来世没得到什么好处,那也无所谓,
都说了,行善,不必去计较回报。

所以,对于善有善报,不管是儒家或佛家,
都很容易接受。

但恶有恶报,儒家佛家就有点不同。

儒家讲三代,
祖宗惡貫滿盈,祸延后代子孙,
后代子孙若觉心有不甘,
可以找私家侦探查查自己的祖宗到底干了些什么歹事,
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倒霉。
知道了多多行善,替祖宗补过,也为自己的子孙积德,
了了这些业障,这说得过去。

反观佛家讲三世,
前世逼良为娼,奸淫掳掠,
今生恶有恶报,理论上理所当然,
问题就在大家投胎时都喝了孟婆汤,
前世是谁,干了什么,
统统一股脑儿的喝下肚子,忘得干干净净。
今生莫名其妙的被罚,却不知道错在哪,
这个好像没道理,也起不了警惕的作用。
恶人想干坏事,反正这恶报未必就是今生,
管他来世的事,谁知道老子来世是谁,干了再说。

所以,今生的恶业,今生报,我可以接受,
欠到来世再还,这点我就还没理解得通,
我对佛家因果的这一点点疑问,有谁能帮忙解一解?

Sunday, April 10, 2016

《易学》笔记 3


继续做笔记。
易经本来是一部无字天书,
只有符号(图腾),没有文字,
书里的道理,八卦,也只有有慧根的人才看得懂,
在周文王之前,都是当时的统治者在看,
一代一代传下去,用易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那个时代的统治者都是有慧根的人,爱民如子,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有慧根的统治者,
爱民如子,造福百姓,那就更甭提了。)
.
周文王83岁时,被商纣王抓去坐了7年牢,
(不是因为烈火莫熄,而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商纣王)
周文王在牢里,研究易经,把两个八卦重叠,
八八六十四,就排出了易经里的64卦,
同时给这64卦加上“卦辞”,易经才开始有了文字。
.
(坐牢时三餐有人伺候,反正什么事都不能做,
心无挂碍,做学问最好了。
李敖也是坐牢时读书,出来后变成大师级的人物。
hmm... 该送一本易经给安华..扯远了。
.
言归正传,
伏羲氏用一条直线代表天(所谓的一画开天)(阳),
用断成两节的线代表地(阴),
这些线,就叫爻(读 “摇”), 即阳爻,阴爻。
.
64卦里每一个卦,都由六个爻组成,
这里有一些naming rules,
上面三个爻组成的叫上卦, 也叫外挂,
下面的就叫下卦,或内卦。
.
最下面两个爻,代表地,
中间两个爻,代表人,
最上面的两个爻,就代表天。
.
爻的位置从最下面往上,
依序叫“初”,二,三,四,五,“上”。
阳爻用“九” 来代表,阴爻用“六” 来代表,
比如,如果初爻是阳爻,就叫“初九”,
上爻是阴爻,就叫“上六”。
.
(注,1+3+5=9, 所以用九代表“阳”,极阳
2+4=6, 就用六代表“阴”,极阴)
.
周文王之子周公后来再把每一个爻加上“爻辞”,
整部周易算大功告成。
.
中国的学问,其原本的书,称为“经”,
而注解这些“经”的,就叫“传”。
.
周易,就是易经的基本教科书,
孔老夫子的“十翼”,就是易经“传”的部分。
若把易经比作老虎,孔子的这十篇文章,就像翅膀,
如虎添翼,把易经从占卜提升到哲学的境界。
现在所说的《易经》,指的就是《周易》和《十翼》。
.
易经分上下经两个部分,
上经里有三十个卦,主要讲天道,(讲天就离不开地),
下经里有其余的三十四个卦,主讲人道。
孔子的“十翼”,包括以下十篇:
.
1.彖(读“团”, 也有人读“断”)辞, 分上下两篇。
解释卦名,卦辞,卦义及每一个卦的主旨。
.
2象传,也分上下两篇。
象传解释卦的象。
通过上下卦的象推论人事的,叫大象传,
而解释爻象的,就叫小象传。
.
3 文言传,特别的两篇文章,传解释乾卦坤卦,
这两个卦是易经的基础,
其他六十四卦都是从这两个卦衍生出来。
也许因为这原因,孔子才特别加以解释。
也友人认为,孔子向来主张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所以只要了解了这两个卦,
其他的就能懂其他的了。
.
4.说卦传,解说每个卦代表什么。也分上下。
.
5.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编排的次序和逻辑。也分上下。
孔子之前,这六十四卦如何排列,没有一个standard。
孔子依据逻辑理论,排出六十四卦的相对位置。
.
6.杂卦传,用精要的语言,讲六十四卦做一个说明,
用一两个字,把卦的意义形容出来。
.
总共十篇。
.
了解这些,以后翻看易经的书,就有一个概念。
.
这笔记就到这为止。
下一篇要开始讲道了。哈。



Tuesday, April 05, 2016

《易经》随笔。天意

和友人说我近来在学习易经。
友人的反应多半是,
“吓,你什么时候开始相信算命了?”
又或是,“怎么,想转行去看风水啊。”
.
想想自己在还没接触易经之前,
也是这样看待这部经典。
.
再想想,一个搞电脑的,
工作忙完后,拿个风水罗盘,
到处去给人看风水,这副业虽然有点格格不入,
倒也有趣。
.
不是的,我暂时还没想帮人看风水,
怎么会忽然学起易经,真要认真说起来,
也只能说是“天时”,还有我当时的“位子”。
(开始看我乱套易理)
.
前些日子忽然思考起人生的目的这种大问题,(位)
然后友人忽然说起有个易经初学班。(时)
.
不是的,你猜错了,
我没想要从易经里找人生的目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只觉得,我之所以会忽然去思考人生这样的问题,
大概是日子过得有点一成不变,编程又编程,
该来点新鲜的,就这样报名上课去。
.
上了几堂课,看了几个周末,我是越看越被它吸引。
(我把javascript, andriod 的书通通摆到一旁去,只看易经)
易经说的不是知识的东西,知识是会过时的。
易经说的是道理,这道理说了六千多年,
到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在研究,一定有它的原因。
.
易经里虽然一直在讲“天”,它也讲“人”,
用普通话讲,就是天给你机会,但结果如何,还是看你自己,
一切事物,都会有变化(易),它不会是固定的,
固定,就不会变,不会变,就不可能生生不息。
.
易经是很哲学性的,就像宗教一样,
但比起宗教里说的神,
易经的概念, 其实很积极,
我不会排斥宗教,宗教也是讲道理的,
但要我毫无条件去相信神,一切都是神的主意,这个很困难,
反观,易经里面讲的道理,没把“人”放在只被摆布的位置上,
这个很好接受,比较顺心。
.
易经讲“时”,讲“位”,
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位子,做适当的决定,
就有适当的结果。
至于什么是“适当”, 这个要看卦,
以后再讲,因为我还不会,哈。
.
易经里好像无所不包,有些内容看了让人心动,
像易经讲宇宙的起源,太极象征宇宙大爆炸的那个点,
还有易经64卦代表万物的开始,
你要问就那64个卦,能代表一切生物?
DNA 里的G,T,A,C 也同样搭配出64个组合,
一大堆学者在研究这64卦和现代科学的关系,
6400 年前啊,要说这些是巧合,
我宁愿觉得易经是外星人写的,这样比较好说故事。哈。
.
孔子,老子,其实都在讲易经的道理,
孔子是怎么看明白的,我有点纳闷,
要说伏羲画了八卦,很厉害,
孔子看得懂,解释的出来,那更是厉害,
至于孔子所做的解释,是不是就是伏羲的意思,谁知道呢?
后人看的多是孔子的解释,搞不好孔子也是外星人。(瞎掰)
.
这样的一部宝典,为什么会变成算命占卜的书?
我想,易经这本无字天书,本来只有符号,
这些符号里隐藏着许多大道理,
看不懂的人多,看得懂的人少。
.
在哪很久很久以前,
因为从这些符号里得到的结论神准,
但又解释不清楚,因为不懂但又相信,
就这样,易经就变成了迷信,
再加上一些人一知半解,用它来招摇撞骗,
画了八卦到处去驱邪避魔,
易经就沦为了算命看风水的旁门左道。
.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把易经当成算命占卜的书,
它早就被秦始皇烧掉了。
.
这也是天意吧。
.
晚安。

Sunday, March 20, 2016

《易学》笔记 2

“乾三連 坤六斷 震仰盂 艮覆碗
離中虛 坎中滿 兌上缺 巽下斷”

这是今早一觉醒来,
脑子残留下来昨夜易学课里的歌谣。

上了第一堂《易学》的读书会后,
仿佛找回了很久以前那种期待星期五的心情,
这第二堂课,多了两位友人一起去“死”,
(“朝闻道,夕死可矣”),更让人心旷神怡,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我的本性,
改不了,也不必改,这也是易理。(开始看我乱盖,哈)。

第一堂课提到易经里“易”有三义,
即,本性,变,不变。

伏羲这外星人,看天看地,
看鸟看动物,再看看自己的身体,
开始画八卦,把大自然分门别类,
建立关系,观察变化,发现宇宙的规律。

(原文, 系辞下传: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讲的就是自然里,变与不变之间的道理。
(这是我自己的结论,不一定对。)

这一堂课进入易学里的core value,“阴阳”。

几千年前,孔子研究易学,
为后人解释了易经的道理,
太极这名字也是他取的。

易经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概念形容宇宙万物,
大到没有外面,够大了吧,
小到没有里面,也够小的吧,
(佩服,别想argue,怎么讲都是他赢)。

更令人佩服的是孔子的“太极”里的太字,
“大”字当然代表大,大字下面的那一小点,就代表小,
(古字里的大,和太一样,
当那一点小到看不见,“太”字就便“大”字了。)
所以大极,也叫太极。
一个“太”字, 就包涵了这大和小的概念,
中华文化,酷 , 也只有孔子像得出来。

“太极”指的是宇宙起源的一个点,
现代科学叫大爆炸,也叫大霹雳,(bigbang),

(6000 多年前,伏羲氏就想到Big Bang 这回事,
而现代科学里BigBang 的概念,开始于十九世纪,
出现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
别问我什么是广义相对论,
我只是想说,伏羲可能真的是外星人,扯远了)

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
阴阳分离,形成天地,(两仪),
产生四时,春夏秋冬,(四像),
再产生象征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的八卦,
(卦名則稱“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了解两仪,四象,八卦,之间的关系,
就能趋吉避凶,天下无敌,完成大业。

 (原文, 系辞上传:十一章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两仪,指的是阴与阳,
这阴阳不能分开来看,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就比如,男人的身体里有女性荷尔蒙,
而女性的身体里也有着男性的荷尔蒙,
不是绝对的,只是那个比较多,哪个比较少,
不能分开。

孔子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而不是“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
这里用了“生”而不是“分”
因为只有生,才能无穷无尽,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而分,一分为二,大家都只得到一半,
再分下去,只会越来越少,
怎么分都分不出一个宇宙出来。

所以,阴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反,上下,冷热,福祸,吉凶,
任何事,都有其相对的一面,
也有其平衡点,不可走极端,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事事也无绝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能抱着这样的心态生活,好事。

关于阴阳,还有这最后一段得记下,
 (原文, 系辞下传,第四章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
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
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简单讲,基数的就是阳,双数的就是阴,
老板是君,是阳,员工是臣子,是阴,
一个老板(一个阳),两个员工,上下一心,
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所以这是阳(吉)。
两个老板(两个阳)一个员工,两个不同的指示,
员工该听谁的?这不合乎逻辑,不自然,阴,(凶)。

顺注:所谓吉凶,吉凶,
合乎自然的就叫吉,不合乎自然的就叫凶。

这第二堂课的笔记,就到这。

先天八卦的部分,我消化不良,
或许得等到运用的部分,才能明白。

就等下回分解。




Sunday, March 13, 2016

《易学》 笔记1

常在书展看到关于易经的书,
很是好奇,但总是翻了翻后,有把书放回去,看不懂。

那日友人传了个《易经》读书会的讯息,
我昨日就去上了这《易学》初(初)读书会的第一堂课。

这还是我第一次上这类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
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少得令人惭愧,
除了知道一些名字,比如,易经啦,论语啦,老子墨子,
知道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但大到如何,深到什么程度,
这可说不上来。

我只知道中学读到的那几十句名句精华,
给我偶尔抛出来用用,居然都还够用,
几十句罢了就够用,如果学会更多,
比如学会易经,那不是要天下无敌?

当然,那不是我上这读书会的目的,
我只是想知道,了解一下,这易经到底是什么,
纯粹是好奇。
天天花时间看1MDB 的新闻,也实在令人厌烦,
倒不如把时间花在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上。

就这样,塞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从巴生赶到PJ,
两个半小时下来,实在令人心广神怡,如痴如醉,
那感觉有点像海绵吸饱了水一样,沉沉的,满满的,
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境界,
巴不得把身边的友人也都拉来上课,一起去死,
不对,我是说一起快乐。

隔了一天,我脑子里还是绕着中国历史,伏羲,周文王转,
搞不好还真绕梁三日也说不定,
这篇贴文,多多少少是一种”发泄“,也当作个笔记。
这笔记应该不会全对,毕竟我是明白一半,死记得一半,
虽然会google 一下加以肯定,但还是会有错。
有兴趣了解易经的朋友,还是来上课比较好。

这第一堂课,讲的多是《易经》是怎么来的故事,
(我现在才知道,《易经》只是一个统称,
事实上并没有一本叫《易经》的书。)
这牵涉到中国朝代历史,几千年,
常听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但正真有科学根据,
实实在在被考古学家证明的历史,
大概是四千多年,开始于夏朝,
夏朝之前的故事,则只局限于文献的记载了。

而易经的由来,则可以追溯到6400 年前,(koaz!)
一个叫伏羲的家伙,闲着没事,
整天坐着望天看地的,(仰以观天,俯以察地),
竟然给他发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
(有人怀疑他是外星高智商生物)
那个时代还没有文字,他就只能用符号记录他的发现,
这些符号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八卦)。

易经,基本上有三个版本,《连山》、《归藏》、《周易》,
比较有名的,是由周文王整理的著作,
他把原本只有符号的记录,加以注明,解释。
孔子有一天读到周文王注解的易经,非常喜欢,
深入研究之后,就写了十篇文章,
 对它做了更详尽的注释,这十篇文章,就叫《十翼》。

后来的《周易》,就是由周文王整理的部分(叫经部),
加上孔子的那是篇文章(叫传部)所组成。

(我才知道,原来孔子是周朝时代的人,整整三千年前,
我也才知道,原来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指的是,他相信古人的智慧,他所作的也只是把古人说过的,
重新整理,他自己并没用创作什么新的东西,这也太谦虚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这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
里头的道理,都包涵了易经。
(这样讲,学易经就好了,其他都不必麻烦了,群经之首嘛)

易学里的”易“字,
在象形文字里,可以是”日“ 于”月“,日月循环之意,
也可以联系成蜥蜴的蜴,变色龙,随着大自然而改变之意。
这是字面上的解释。

”易“,其实有三个意思 (易有三义),
(1) 易者易(本性)也,指人的本性,心性,
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里面的这个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相同的本性,
但是,因为我们的习性,让我们大家变得不同,
也因为这习性,让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本性,
而无法发挥,无发率性。
(这个有点深,我的了解有点模糊,看看以后能不能比较了解)

(2)易变易也,这个指改变,变化的意思。

(3)易不易也,这个指一些不会改变的事实,
打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出生排行老大,你就永远是老大,
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有一天变成不是老大。

研究易学,主要是研究卦,
孔子说(我本来以为是金庸在小说里瞎掰的)
”易有大(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接下来的九堂课,我想,
应该就是去了解,这八八六十四挂,
是什么意思,如何应用了。

拭目以待。

《生日。书》

一位从不看书的友人,知道我爱书, 心血来潮想送我书, 又不知道要送什么书,发了短讯来, 问我有什么书想买但还没买   , 找到了发链接给她,她要送我, 吓,原来还可以这样送书的 🤣 。 . 我买书向来随缘,而且很吝啬, 都是书局清仓或年终特价, 或是刷脸书二手书市场, 看到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