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5, 2017

《聖誕節日裡記錯日子的生日祝福0912》



(给你,你,还有你)
okok, 我知道這篇blog 的題目長了一點,
事情是這樣的,
十二月假期太多,日子過得令人混亂。
10. Dec 那天我以為是09.Dec,
喝完咖啡坐下來想寫上生日祝福時,
從臉書裡才發覺,原來您“早”一晚就慶祝了,
以為準時的祝福忽然變成遲到的祝福,
這也無所謂,十年下來,是的,十年哦,
我的祝福常常都是遲到的, 哈。
.
所以,最後是一不做二不休,
反正是遲到,那不妨再遲一些,
我乾脆就等聖誕日一粒石頭打兩隻鳥,
既祝你生日快樂,也祝你聖誕快樂,
反正就是要快樂,節日只是一個提醒,
還多了一份“意外”的驚喜,你說是不?
.
所以啊,老友,我沒忘記您的生日 ;)
.
十年啦,我總是在這裡寫祝福,
今年啊,想送生日禮物。
本想再搬棵聖誕樹給你,
但想想,等聖誕樹到你家時,
聖誕節已過,那多沒趣啊。
.
又想不如找本好書送你吧,
我這一兩年來忽然愛上中華文化,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不如就送一本《論語》或是《易經》什麼的,
只不過這麼多年下來,
你在看什麼書,喜歡看什麼書,
我雖然早已沒了頭緒,
但我知道《論語》或《易經》肯定是No, No, No,
真要送了給你,這兩本書的結局,
應該就是和您老公的一大堆書作伴罷了。
.
後來我想,人到中年,
還是送些和養生有關的吧。
.
老婆從她老媽哪學到的養生方法,
睡覺時穿著襪子。(我試了,舒服啊)
.
南懷瑾大師說,
道家有句話,「精從足底生」,
(還是離不開中華文化,哈哈)
氣也從足底生,
兩個腳底心的穴道叫做「湧泉穴」,
生命來源都從下面起。
所以大師常常告訴人要穿襪子,
把下面兩條腿保護好了,
上面少穿一點沒有問題。
.
所以,那就送你一雙襪子吧,
睡覺時把它們穿上,
上面你要穿上多麼性感的pajamas 都行,
穿上襪子就對了,穿在腳上,暖在心裡。
祝你,生日快樂,也祝你聖誕快樂。
另外的兩雙,一雙給你,另一雙給你,
也祝你們,聖誕快樂。
.
.
.
p/s 什麼時候交到您手裡,
這可有點頭疼。
我們常常是擦肩而過的,
你們到東,我剛好在西,
你們北上的時候,我剛好南下,
一種很有默契的沒默契。;)

Friday, December 22, 2017

《孝悌》


.
來來來,看新聞,學《論語》。
.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論語。學而》
.
對待父母好是“孝”,
對待兄長好是“悌”(讀 ti) 。
有孝悌的人很少會犯上的,
不犯上但卻愛作亂的人,那是從來都沒有的。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對了,自然就走在人生的正途上。
.
這個戲子的胞兄官做得如何,
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但我記得他升官之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回鄉擁抱母親,表現了孝順。
.
這個做弟弟沒因為母親高興而高興。
反而扯其兄後腿。
其兄是一州之“主”,這叫犯上,
報案似這般的selfie炒作,這叫作亂,
愛犯上就愛作亂,
犯上作亂,既不孝也不悌。小人也。
.
當然,可以說他是大義滅親,
但我只聽說過,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理仁》
沒聽說過小人也講道義的。
.
該說的,孔老夫子早就都說了。
有空,多多讀《論語》。

Monday, October 30, 2017

《轮椅。论语》




我常觉得,马来西亚的政客,
实在该花点时间读一读《论语》。
有时候会突发奇想,
不如买几本寄给他们。
.
今天看新闻,
忽然看到这幅画面,细听之下,
原来是林首长和小胖子又扛上了,
一个要送对方“轮椅”,
一个觉得“轮椅”听起来像《论语》,
巴巴的赶到书局买了一本来开记者招待会,
(书还很新,肯定是刚买的)
说“轮椅”他不要,要回赠一本《论语》,
还不忘送对方一句,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
“轮椅”,“论语”,
政客的口水战可以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孔子可又要感叹: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
.
我倒是希望给小胖子这么一介绍,
能掀起大家对《论语》的兴趣。
.
还有,我说啊,小胖子,
既然买了,就读一读吧,
半部《论语》能制天下,别走宝了。
.
至于林首长,得找一本英语版的送您。
希望您能学一学孔子的
溫、良、恭、儉、讓。
别总是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模样。
.
.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看不見祥瑞,
孔子借此感歎不逢明君,不能行其大道。

Monday, September 11, 2017

《國學的天空》





想分享一些學儒的感想。

國學離不開儒家的孔子,孟子,
道家的老子,莊子,
還有那部群經之首的《易經》。

儒家比較入世,
說大人,彈小人,讚君子,
談富貴,貧賤,談做官,
講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
談天命,敬鬼神,但保持距離,
不說前世來生,只講這一世,
所說的道理,和一般社會上,生活裡的經歷,
有很直接的聯繫,學了,直接用得上。

道家則比較超然,抽象,無求無慾,
有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
像個世外高人,與世無爭,
那畫面,就像騎了一頭牛,
遊走於大地萬物之間。

《易經》呢,用一個字形容,“神”,
搞不懂的就叫神。

如果說儒家教人如何好好的Think Inside The Box,
在仁,義,禮,智,的範圍裡,學做君子,
那麼道家就教你如何 Think Outside The Box,
《易經》呢,就連 box 都沒有,無所謂 in or out,
直接回到所有一切的原點,你說神不神?

所以我選了儒家的《論語》作為開始,
道家,《易經》就等我退休後再說吧。

~~~~~~~~~~~~~~~~~~~

有句話這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形容《論語》內容博大精深,
只需要半部就可以用它治理好天下。

我是到“四十不惑”的大惑之年,
才發覺自己走寶了。
現在,一有機會,一定向友人推薦《論語》。

《論語》記錄了孔子和學生們說的話。
在問與答之間,給人啟發。

工作上,生活中的許多煩惱,
常常源自於拿不定主意,找不到方向,
糾結於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考量。
在進,退,守之間搖擺不定。

原因就在於,世事的好壞,對錯,都不是絕對,
即便是在《論語》,同樣的問題,也不只有一個答案,
孔子因材施教,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答案,
這些答案,都在一些大原則上靈活的運用,
教你如何面對自己內心最真誠的感受。

讀《論語》,別把它讀成死板板的教條,
而應該深入的去思考,一句話後面的道理 (**),
真讀熟,《論語》令人大開眼界,茅塞頓開。
開了,自然就心胸廣闊,豁然開朗。

如果人生有一本“操作說明書”的話,
《論語》可以被看成是這樣的一本書。
教你如何成全自己的人生。

《論語》也可以被看成是一本勵志書,
儒家的思想非常積極,充滿正能量的。
你要做大官干大事,追名逐利,都可,
(《論語》甚至教你如何做個好官。)
只要以其道得之,沒什麼是不可以的,

孔子本身就說“無可無不可”

做大官,有名有利,正好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
讓大家都走上正道。

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大家都朗朗上口吧。

如果喜歡讀格言,《論語》整本都是,
就算不明白,讀起來也感受得到那種氣魄。
不信,你試試: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最後,我《論語》的學歷很淺,能說的有限,
只想告訴大家,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別錯過了這一片國學的天空。


~~~~~~~~~~~~~~~~~~~~~



 (**) 下面兩個例子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说话守信,做事有结果是好的。
孔子卻說“小人哉!”

原因在於,守信,做事有结果,
還得考慮實際的情況,
如果只為了自己守信用,
而導致不好的後果,也是小人的行徑。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大意是說,我鄉裡有個正直的人,
他的老爸偷羊,做兒子的他親自去檢舉。
孔子卻說,我鄉里正直人的做法不一样,
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
这里面自然就有正直了。

隐瞒亲人所犯的过错,是出于真诚的情感。
为了正直而牺牲亲情,本末轻重正好颠倒。

Monday, July 03, 2017

《闻书香》

带三个情人去“朝圣”,闻一闻书香。
看书的速度,从来都追不上买书。
每一本书,买的时候总是满心欢喜,
和这本书结缘,买回来后却得排队,
想看的书太多,时间却很有限。

现在买书,没以前那么疯狂,
好多会买想买的书,都已经在书架里,
看到同样的一本,总会:
“啊,这本已经有了,还没看呢。”
再好的书,都不会像优质股一样,会增值。
大部分书都是新版的贵。旧的越便宜。
还好我书架里的书,
大部分是“趁低吸购”进来的。

即便如此,现在碰到“好像”有兴趣的书,
已不会像以前那样,宁愿杀错也不放过。
现在除非碰到超级喜欢的书,
或是标错价格,不占这便宜会后悔的书,
“放下”的方法是,
“就寄放在书商那吧,
买回来也是摆在书架上,
搞到自己心烦意乱,想看却没时间看。
等真的有时间看的时候,再买。”

说到时间,
古人能够闲坐小窗读书,
读到春天过去了也没察觉。
我们现代人却好像永远时间不够用。

尽管飞机火车越来越快,
生活里有洗衣机,微波炉,只要不停电,
样样是省力,省事,省时间,
可省下来的时间都哪去了?

现代人实在是莫名其妙啊。
羡慕古人啊。

Monday, May 15, 2017

送书

我爱书,也爱送友人书,
用书当生日礼物,已变成一种习惯。

以前送书,选的多是自己喜欢的书,
友人看或不看,那是友人自己的造化,
总之是“我想送你这本书就是。”
非常的“真诚和霸道”。

随着老化,这选书的方式,
真诚依旧,却已没那么“霸道”。

今日送了三本书给三位友人,
每一本背后都有一个选书的故事。

(一)
对于书,友人只有金鱼般的专注力,(九秒)
超过一页的文章大概都看不完。
友人感性,不令人动情的文章读不下去。
友人中文造诣不高,太深的看不懂。
友人慵懒,需要思考的文章以后才看。
友人爱旅行,这本关于旅行。
友人需要启发,这本有点人生小道理。
友人爱看照片,这本一页照片,一页文章。
随时可翻看,随时可读完(一页)。
所以,送你这本《给回来的旅行者》。

(二)
当我在迷恋贾伯斯 (Steve Job),
逢人便说贾伯斯的那些年,
你说,找得到中文版的传记,
你倒想看一看,为什么我会那么迷恋他。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找到这本书。
在另一本比较有名的《贾伯斯传记》里,
那作者把Steve写成一位天才和爱哭的混蛋,
忽略了他一生起起落落后的蜕变。
这本书的作者写出了Steve Job 人性的一面。
我比较喜欢这一本。

决定送你这本书的过程有点纠结。
这毕竟是一本科技人物的传记,
书里一大堆科技名人,
你可能一个都不认识。
还有那一堆科技产品的专有名词,
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可能不知道是什么。
还有就是,这会不会又是我“霸道”的习惯。

折腾一番后,结论是,
科技方面看不懂的部分,可以随便略过,
并不影响你对Steve Job的认识。还是值得。
所以,送你这本《成为贾伯斯》。
最后还是“霸道”的说,请务必看完,哈哈。

(三)
这本书的决定容易多了。
友人是搞IT的。
关于Apple 和 Android的故事津津乐道。
(只是没我那么霸道)
友人也爱看书,在之前对书的交流里,
发觉彼此对书的品味相近。
唯一不确定的是,
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已在你的珍藏里。
这个一封简讯就能解决,
没有,你没看过这本书。
所以,送你这本《Dogfight》。

最后,祝你,你,还有你,
生日快乐。

Monday, May 08, 2017

學《易》

學《易》


一年前開始學《易》。
這部六千多年前留下來的古書,
“包羅萬象,天地人物一切事理盡在其中。”

何謂“一切事理盡在其中”, 我還不懂,
也可能永遠都搞不懂。

這部古書的字不多,大道理都在64個符號裡。

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文字所能表達的概念局限在人類的觀念裡,
對於抽象的道理,用文字無法表達,
勉強表達了,也詞不達意。

所以這本書的道理,是要用“悟”的,
不能靠死讀死背。也因此非常難。

幾千年下來,被老百姓拿來用的部分,
主要局限在算命,風水這一塊,
在整部《易》來說,只是屬於小道。
而且江湖上打著《易》的招牌,招搖撞騙的居多。

一直到了現在,
提到學《易》,大家的反應都是,
“huh ? 怎麼學起算命啦。”

所以,這裡要再強調,《易》不是算命風水,
別因為這個錯誤的觀念而走寶了。

有興趣研究的朋友,可以從《讀易簡說》開始。
這裡:http://www.minlun.org.tw/3pt/3-dreamweaver/24.htm

“中國的讀書人,如果讀不到中國的經書,實為一大憾事。
讀中國的經書,如果讀不到周易,更是遺憾無窮。”
~《讀易簡說》

“這是一部最完備的學為聖人之道的中國經書,
不但中國的讀書人,
世間凡是好學慕道之士都應該研讀。"
 ~《讀易簡說》

Friday, March 17, 2017

静以修身。生日快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年与时驰, 一晃眼又是(你的)一年,
在這裡祝你生日快樂。

抄送你這篇諸葛亮寫個兒子的信,
之前也抄給你兩回,
但好東西多看幾遍無妨,
其實應該多看幾篇才是。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對於“學”, 你有很強烈的慾望,那是”志“,
這個如果持之以恆,那有不成才的?

後面的兩句才是重點。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好多人都有的習慣,
(我也不能倖免,所以才會覺得《诫子书》該多看,
才會覺得《诫子书》值得分享。)

新的一年,新的計劃一摞摞,雄心萬丈,
好有一股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氣魄,
但一段日子後,
大家都變得像狗一樣,(不是罵人啦)
又打回原點,終究是改不了吃屎的習慣。

“怠慢” 有時候是因為要得太多,
不知道該專注哪一個。

Nike 說 "Just Do It."
問題是which one first? :)

選擇多,再加上三心兩意,
結果就是悲劇。

喬布斯厲害一些,
他說,專注的方法是學會說“不”。
扣掉不要的,剩下的就是了。

但是再怎麼厲害,
碰到三心兩意,which one to say No ?
結果還是悲劇。

煩躁不堪,優柔寡斷,
最後就是“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所以重點還是“冶性”,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一開始就說了。

先要會把心靜下來,
心一靜,思路就清晰,
Which one first ? Which one to say No ?
自然心裡有數。

如何讓心靜下來?
找你的方法,或許你已經找到了 :)

最後,祝你,
新的一年,能去得更遠。

2017.03.17





爱说话的贵人

忙了一整日,
焦头烂额的在人群中穿梭,
晚餐时刻的都市,
拥挤得让人快喘不过气。
.
我拿着晚餐找位置,
好多座位都空着,
但都有纸巾或矿泉水壶占了位,
我虽知道这是这里的特色,
但还适应不来,
要我摆一包纸巾就算霸了位,
我一时也找不到纸巾。
.
刚好擦肩而过的Auntie,
大概看我一脸茫然,
“来,这里有空位。”
原来她连面对面的位子也霸占了。
.
我很是感激。
坐下来扒饭,想还是快快吃完,
还她一个空位。
.
刚咽下最后一口,
Auntie 回来了,一屁股坐下,
“你是马来西亚人吧?”
笑容亲切。
“是啊。”
“告诉你,在这里吃饭,
先找位子。Auntie 教你smart。”
“啊,谢谢,谢谢。”
不好意思说我是知道的。
.
我想离开的计划得缓一缓,
看她是一个人,
我就当陪您吃饭吧,
以报让座之恩。
.
我们就闲话家常,
聊一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
Auntie 故事很多,
从邻居到亲戚,
到友族同胞,德士佬,
一个接一个讲,
还不时说“cut the story short.."
然后继续讲。
.
本来一手拿着筷子,边吃边说,
到后来干脆放下筷子,
专心说话,
我越听越觉得要糟糕,
是的,只是听,已经不敢再搭腔,
好让她讲完,把饭吃完,可以散场。
.
后来不知怎的,我大概听到晃了神,
盘算着如何脱身,
话题忽然变成了耶稣。
.
“如果我告诉你,耶稣存在,
你愿意尝试相信吗?
.
“请用open heart 去尝试。
.
“你马上就可以学习向耶稣祷告。
.
“他会救赎你的灵魂。。
.
我的表情大概是尽量不要显得僵硬。
我能说我信孔子吗?
我能说我相信天吗?
.
“还有一个故事,
有个缅甸的和尚本来死了,
救活醒来后说他到地狱,
见到了佛陀。
.
“你说,佛陀如果真是神,
怎么会到地狱是吧。”
.
这个不能了。
我虽非佛教徒,却觉得不妥当。
这顿饭吃了一个小时,
我也算仁至义尽了。
.
笑笑的说,我该走了。
Nice meeting you。很真诚的。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跟你了这么多。
我和你素未谋面。”
auntie 若有所失的笑着说。
.
我还是礼貌的笑了笑,起身走人。
.
“大概是上帝看上你,
派我来和你说话吧。”
.
后面她还说现什么,
我没听见了。。。
.
~写在MRT 摇晃的车厢里

Taxi佬


我的工作很少需要与陌生人接触。
搭德士应该算是与陌生人接触的一种。
当然,我也不是很常搭德士,
所以对每一次搭德士的际遇,总是特别“用心”。
.
人说“十年修得同船渡”,
我说十年修到一位德士佬送你一程。
.
想想,繁忙的都市,车辆穿梭,
这么一挥手载停一辆德士,那一辆停下来,
你又遇见哪一位德士佬,
这冥冥中自由定数。
.
说不定你出门时踢了只野猫,
你一上车马上遇见一位凶神恶煞的德士佬,
这里头的因果报应,难说得很。
.
我没有踢野猫野狗的习惯,
我连杀只蜗牛都是逼于无奈,
所以,还好,没遇到过黑脸德士佬,
顶多就是爱讲话和不爱讲话,
爱发牢骚和不爱发牢骚,
懂路和不懂路的几种。
.
我本性不多话,也不善交际,
遇到不爱说话的,虽同处一“室”,
大家自得其乐,各有所思。
.
最哭笑不得的,
就是遇上不懂路的德士佬,
“不好意思,你能不能开Waze教我怎么走?。”
“我 huh? 老板,不懂路你如何出来混啊?”
当然,只是心里话。
Uncle追不上科技的步伐,
不懂得用车上的GPS, 可以体谅。
.
今天遇见了位多话但“不爱”发牢骚的德士佬,
习惯性的上车前先问去不去,
还没开口就听他说,
“上车上车,要去哪uncle 都载你去。”
我心一乐。
.
一上车就闲聊甚欢,
他说不明白为何其他德士司机老爱埋怨,发牢骚,
乘客一上车就得听牢骚,
Uncle 我不爱埋怨发牢骚。
(是的,您只是爱埋怨其他德士佬爱埋怨罢了 :) )
.
Uber 也是促进经济重要的一环,
德士佬爱挑客,选地点一大堆陋习,
现在有了竞争,才学会对乘客好一点。
.
我说是是是,那您如何应对?
“勤劳啊,以前驾四个小时就收工,
现在就驾八个小时吧。
那一天我不捞了,可以去驾uber,
驾Uber 的没德士执照,他们可跳不过来。”
.
“驾uber 不也是捞吗?”
还没回过神问出口,
到了目的地。
.
“前面就是,就停这里,
祝你今天愉快。
.
“一样一样。”
.
~写在午饭后的小歇。

不合邏輯

曾经很喜欢机场,
自从发生了金正南事件之后,
我还是喜欢机场。
.
“嘿嘿,你这句话有语病,不合逻辑啊。”
.
“是是是,看多了马来西亚新闻,
渐渐养成了这种不合逻辑的思维模式。”
.
今天把中国老祖宗六千多年前的智慧,
《易经》带出来趴趴走。
.
因为要旅途愉快,所以我喜欢机场。
“又来一句不合逻辑的。。”
.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世界虽然可以用1与0数码化,
但所呈现的,
终究还是一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世界。
世事没绝对,自有其阴与阳的两面。
.
就像愉快是一面,不愉快是另一面一样。
既然如此,何不旅途愉快?
.
所以我喜欢机场。
.
“这篇帖文实在令人抓狂。”
“逻辑与不逻辑,也各是阴与阳的两面。”
.
“嘿嘿,为什么读傅佩蓉的《易经》!!”
“因为这本最轻啦,其他几本太厚太重。”

Friday, February 24, 2017

Just Do It

有好一些日子沒在這裡塗鴉了。
友人愛發白日夢,和友人聊起,
不如就開個部落格,把白日夢都記下來,
就像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
開了這《悶蛋隨筆》,就一直到現在。

剛開始寫得很勤力,
一來是新鮮,二來是靈感多多,
一直到後來,越寫越覺得想法重複了,
如果是作家的話,我說那是到了寫作瓶頸。
之後就意興闌珊,偶爾真有想法才寫寫,
變成業餘的,也好。

做人,隨遇而安,順勢而行。
沒那麼多負擔。
當然,這不能作為藉口,
一句話什麼時候是理由,
什麼時候是藉口,這個是智慧。

近來開始讀國學,學哲學,
我想我又可以在這裡扯些新的想法。

和有人說,寫部落格的好處,
(一)學習專注
在寫的時候,思緒是很專注的,
而往往開始時很難,一寫下去,
卻是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反而是要控制別寫太長,
變成婆婆媽媽。

(二)觀心,整理思緒
這是佛家術語。普通話是自我反省。
有些想法,在腦子裡晃來晃去,
要能寫出來,寫得有條理,
就必須先讓思緒有條理。
但人的腦袋太靈活,你抓不住想法,
把想到的一一寫下,讓文字固定了,
再把文字排一排,重新組合,
copy and paste 很方便,
然後,原本凌亂的思緒就豁然通達,
文字幫你把想法整理出來。
就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這些想法,
不會太主觀。

(三)爽。累積小小的快樂。
把帖文發表上去之後,
雖然讀者可能只是自己,
但還是爽。不相信的話你試試。
說的文雅一點,這叫成就感,
雖然只是小小的,但爽就是爽,
而這個小小的爽,足以推動你繼續寫下一篇,
是個良性循環。


(四)。。夠了夠了
事不過三,再寫就婆媽了。


你,明白了嗎?
不明白不要緊,做就是了。
Just Do It.

《生日。书》

一位从不看书的友人,知道我爱书, 心血来潮想送我书, 又不知道要送什么书,发了短讯来, 问我有什么书想买但还没买   , 找到了发链接给她,她要送我, 吓,原来还可以这样送书的 🤣 。 . 我买书向来随缘,而且很吝啬, 都是书局清仓或年终特价, 或是刷脸书二手书市场, 看到喜欢...